重慶建工集團緊抓國家“新基建”“新城建”等相關政策機遇,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企業轉型升級蓄勢賦能,在奉建高速、渝湘復線高速、巫云開高速、京雄高速等重點項目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助推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全力打造“智能建造”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新高地。
加大投入 打造公司發展智慧引擎
重慶建工集團依托奉建高速項目、渝湘復線高速、京雄高速等重點項目開展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橋梁建造智能化工廠建設與應用”研究,總投資10056萬元,以數字化鋼筋加工廠為核心,同時拉動梁廠、拌合廠、架橋機的數字化應用建設,打造了以信息技術作為創新驅動的建筑施工數字化管理智慧引擎。
以奉建高速項目為例,重慶建工集團承建的奉建高速公路是交通運輸部“三峽庫區奉建高速公路安全智能建造科技示范工程”和“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交通運輸部公路水運平安工地建設專家巡回指導試點項目,并設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與“產學研合作基地”。奉建高速項目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科技示范工程和平安工地建設要求,結合項目穿越三峽庫區、橋隧比高、地質情況復雜、旅游資源豐富的特點、難點,緊扣“安全智能建造”的科技示范工程創建主題,從智能建造、智能監測、安全提升等方面入手,通過技術示范、科技攻關及項目集成創新總結,形成了適應三峽庫區特征的高橋隧比高速公路安全智能建造技術體系。
科技引領 全面提升項目管控能力
重慶建工集團橋梁建造智能化工廠建設與應用項目在數字鋼筋加工廠深化設計和生產管理、數字拌合廠質量動態管理、智慧梁廠計劃管理、“三廠+現場”智慧指揮調度等方面積極創新,持續推進生產檢測設備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核心業務的數字化管理,不斷優化鋼筋集中加工配送、數字化拌合廠、智慧梁廠及數字化架橋機生產方案。在各在建重點項目充分利用先進的數控設備,集成智能張拉、智能壓漿等系統,建成數字化鋼筋加工廠、智慧梁廠,以數據互通的方式對鋼筋加工廠、預制梁廠的管理進行智慧化決策;設置數字化拌合廠,改變傳統的分散流動性施工為“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施工,廠內設置工地試驗室,拌和廠由微機控制,配料準確,有效提升拌制混凝土效率和質量;集成應用工業信息化、微處理、云計算、物聯網、北斗定位等技術,形成數字化架橋機,對橋梁架設全過程進行監控管理,實現了架橋機運營信息以及安全狀態的實時管理,為架橋機施工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有效提升架橋機的運行效率和安全質量水平。
重慶建工集團以橋梁建造智能化工廠建設與應用項目為切入點,實現使用項目整體數據融通,統籌管理多個場站的協同生產,有效進行資源調配,達到生產成本有節約、生產進度可控制、生產質量有保障、安全生產無事故的良好效果,提高項目管理質量,從而進一步提高項目整體工程質量水平 。
該項目目前已基本達到重慶市監標技發〔2022〕34號文《關于開展2022年度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渝經信智能〔2022〕15號文《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重慶市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認定工作的通知》以及GB/T41255-2022《智能工廠通用技術要求》相關技術要求,項目數字化水平達到行業優秀水平,已獲授權專利40項,省部級工法3部,全國公路微創新成果3項,取得了豐碩的科技創新成果。
降本增效 擦亮企業發展金鑰匙
重慶建工集團橋梁建造智能化工廠建設與應用項目在深化設計系統、智能分析、對接生產設備、智能排產、分布式布置的集中管控、數據互通及集中指揮調度、數字孿生應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利用該技術,奉建高速11萬噸鋼材綜合節約加工成本與人工成本約2027萬元,渝湘復線高速11.5萬噸鋼材綜合節約加工成本與人工成本約2038.5萬元,京雄高速SG2標采用智慧橋梁建造技術綜合節約534.5萬元,工期提前5個月。其中“智慧梁廠”幫助奉建高速較傳統工藝提高工效30%,降低人工成本30%,工期縮短30%,累計節約450萬元;幫助渝湘復線高速提高工效25%,降低人工成本25%,工期縮短25%,累計節約1050萬元。項目實現經濟效益累計約6100萬元。
重慶建工集團橋梁建造智能化工廠建設與應用項目在奉建高速、京雄高速、渝湘復線高速、巫云開高速的成功運用,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項目經濟效益,優化了項目管控能力,同時充分發揮了科技示范宣傳基地窗口效應,為指導建筑行業同類工程建設提供了樣板經驗,有力推動重慶建工集團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重慶國資微信公眾號